Powered by RND
PodcastsOcioTalk三联

Talk三联

三联中读
Talk三联
Último episodio

Episodios disponibles

5 de 295
  • EP229 溯源中国咖啡之旅:为什么是云南?
    本期主播:嘉宾:田梅梅,《三联生活周刊》编辑嘉宾:小咕,《三联生活周刊》编辑今天,你喝咖啡了吗?对当代人来说,咖啡早已不是一杯饮品那么简单,它是打工人上班时的提神燃料,是闺蜜下午茶时的甜品点缀,甚至周末独处时,“一杯咖啡、一本书、一下午”这样的画面,已经成为了松弛感的代名词。当生活被越来越多的coffee time填满,你总会在某一个时间点好奇过:到底什么,才算一杯真正的好咖啡?甚至往更宽阔的维度看,我们对“一颗咖啡豆到一杯好咖啡” 的完整旅程也知之甚少。当我们在城市里忙着早C晚A(Coffee&Alcohol)、赶due打卡时,在云南,咖农们种下的黄波旁咖啡豆,正在悄悄积累风味。它们历经采摘、杯测、直到面市被端上餐桌,也许你只会模糊地觉得“今天这杯好像比昨天的更香一些”,但这份微妙差异的背后,其实是一段从土壤到舌尖的完整风味旅程。带着这些对咖啡的好奇,我们与星巴克一同开启了咖啡溯源之旅,来到了云南普洱。在这里,我们与咖农对话、参与杯测体验,真正去理解什么是好咖啡,以及它如何让我们离好生活更近一点。00:01:27 万米高空上的黄波旁,与黄波旁背后的男人00:04:13 苦味的起点:云南咖啡的前半生00:06:06 “优质优价”意识普及:好豆子和坏豆子迎来不同命运00:10:10 一年只赚170元,咖农的至暗时刻00:15:34 从猜疑到信任,农艺师的下乡记00:26:23 咖农迎来好生活:皮卡换奔驰、宝马00:32:17 “专访”美丽星村面包店“主理人”00:36:17 云南咖啡走向世界:东航主题航班首航00:37:47 由一粒咖啡豆,联结更广阔的世界00:42:27 哀牢山上的白鹇鸟,与海拔2200米的咖啡梦【播客中出现的朋友们】咖农大哥:普凤辉、余祖贵、马孝金、蔡晴开(从左至右)星巴克中国FSC总监 佟亚伦(Alan)星巴克中国FSC的第一位农艺师、现运营经理 孙健北京星巴克公益基金会伙伴、“共享价值”云南项目负责人 徐玉文星巴克中国咖啡公使 刘咪(Charlie)星巴克 | 东方航空 “云南咖啡主题航班”普洱的咖啡树美丽星村策划: 郭凯鸽音频制作: foku
    --------  
    52:36
  • EP228 行走柏林博物馆岛:在德国,如何建立关于世界的叙事?
    嘉宾 | 薛芃,《三联生活周刊》主笔嘉宾 | 肖楚舟,《三联生活周刊》主笔主播 | 高一丁,《Talk三联》编辑※ 本期封面报道:《看懂博物馆岛》“看懂博物馆”的系列封面报道,到今年已经来到第五站,这一次我们选择了位于德国柏林的博物馆岛。“博物馆岛”,其实是散落在柏林市中心施普雷河岛上的一组博物馆群落,由老国家博物馆、新国家博物馆、老国家美术馆、博德博物馆、佩加蒙博物馆这5座单体博物馆构成。与以往我们所探访的大英博物馆、卢浮宫等综合性博物馆不同,这5座博物馆有着各自的历史沿革与收藏脉络,但彼此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共同承载着德国对于文明、历史等人文传统的思考。当然,行走其中,我们依旧会产生非常多的好奇:岛屿这样一种独特的城市空间,会如何影响博物馆的建构?在这些德国顶级的博物馆中,为何会收藏诸多来自古希腊、古罗马与古埃及的文物,它们与德国以及德意志民族有着怎样的关联?德国的博物馆里,如何建立关于世界的叙事?以及这些来自异域的文物离开故土,在当年有着怎样的合理性,而今又该如何看待“流散文物”的身份?本期节目,让我们跟随两位记者的脚步,一起踏上这座柏林市中心的岛屿,了解那些跨越千年的文物背后的故事,以及时间流淌过后,在此处留下的印迹。【时间轴】01:22 建在岛上的博物馆群落,什么样?09:13 我们可以用怎样的路线,参观5座博物馆?16:41 纳芙蒂蒂雕像:最知名的文物,究竟美在何处?26:43 为什么很多纳芙蒂蒂的照片,展示的都只是侧颜?32:21 修缮中的佩加蒙博物馆:被点亮的阿勒颇房间,与巨大的佩拉蒙祭坛50:49 为什么在土耳其发掘的文物,会成为德国博物馆的珍藏?57:04 心情复杂的时刻:在洪堡论坛,见到来自克孜尔石窟的文物60:54 文物流动背后的欧洲艺术史64:38 作为博物馆之城的柏林,还有多少值得探索的地方?【延伸推荐】EP191 活化工业遗产,只是改造成文创园吗?EP145 完成发掘五十年后,如何观看马王堆?EP132 当考古现场变成博物馆,我们离历史更近了吗?EP114 帝国功业尽归尘土,唯一留下的是普拉多编辑/一丁剪辑/译丹————“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我们还有这些播客】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中场时间 | 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 | 多一种生活 | 现场!现场! | 岁时茶山记 | 你好,陌生人HelloStranger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关注我们】App:三联中读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微博:@三联中读小红书:三联中读点击👉🏻 三联生活周刊官网,了解更多【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  
    1:14:22
  • EP227 文科的“危机”,只是因为不好就业吗?
    嘉宾 | 张从志,《三联生活周刊》主笔嘉宾 | 魏倩,《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嘉宾 | 吴淑斌,《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主播 | 高一丁,《Talk三联》编辑※ 本期封面报道:《文科变局:AI时代的“新文科”出路》学科裁撤、不好就业、竞争力弱……在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人文学科被打上类似的标签。对于普通人来说,大学选择一门文科专业,似乎越来越成为一种“性价比很低”的选择;而对于高校教师和学术研究人员来说,卷论文、卷项目消耗着大量精力,研究内容也变得稀碎且抽象,进而陷入“文科无用论”的循环。更为迫切的“危机感”,来自于强势崛起的AI。每当技术出现新一轮迭代,人文学科的价值都会经受一轮考量,更何况AI带来的是对全学科的冲击。如果未来的社会生活会被AI重塑,我们又该如何找寻“人”的价值。本期节目,我们一起聊聊今天的人文学科在经历怎样的“危机”,AI的崛起究竟给这些学科的存续与发展带来了多大影响,以及身处其中的人们,在以何种方式应对这“来势汹汹”的变化。【时间轴】01:59 人文学科的焦虑,都在焦虑什么?12:44 就业难,是最直接的焦虑来源吗?26:31 为什么今天的人文学科研究,没法回应这个时代了?36:57 当文科生入行做AI45:07 身处AI时代,谁懂技术谁有话语权?【延伸推荐】EP216 脑机接口“爆火”:用一年操控的世界,真的要来了吗?EP185 给孩子们上“AI课”,是怎样的体验?EP137 “新高考”十年,究竟改变了什么?编辑/一丁剪辑/译丹————“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我们还有这些播客】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中场时间 | 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 | 多一种生活 | 现场!现场! | 岁时茶山记 | 你好,陌生人HelloStranger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关注我们】App:三联中读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微博:@三联中读小红书:三联中读点击👉🏻 三联生活周刊官网,了解更多【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  
    57:11
  • EP226 产区踏访记:中国有葡萄酒的好风土吗?
    嘉宾 | 丘濂,《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嘉宾 | 黑麦,《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嘉宾 | 吴丽玮,《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主播 | 高一丁,《Talk三联》编辑※ 本期封面报道:《寻找一杯好酒:葡萄酒的中国可能性》随着消费习惯和场景的改变,人们对于葡萄酒的偏好也开始发生变化:搭配精致的餐食、抿一口便对产地和年份如数家珍,可能会让很多人觉得有些负担;而如果只想轻轻松松喝上一杯,享受微醺的快乐,国产葡萄酒或许正在成为一种新的选择。新一代的国内精品酒庄是近20年发展起来的,相较于海外已经非常成熟的产区,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来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但也留给酿酒师更大的空间,去发掘与本土环境所契合的品种、种植方式与酿造工艺,以及更适合国人的风味。本期节目,我们跟随几位记者的讲述,去到宁夏、山东和云南的葡萄酒产区,看看新一代的酒庄庄主与酿酒师在这里进行的尝试,寻找中国葡萄酒的独特风土。【时间轴】01:23 为什么要关注国产葡萄酒?06:48 “风土”对于葡萄酒来说有多重要?15:06 日常吃的葡萄,可以用来酿酒吗?20:10 新一代独立酿酒师在尝试什么?30:59 “没有酸味的酒,就像没有气的可乐”43:36 “生物动力法”是一种玄学吗?49:02 国产葡萄酒的价格梯度比想象中还要大51:50 为什么酒庄都要修成古堡?56:35 在酿酒师的职业生涯中,尝试的机会非常珍贵61:17 那些值得一试的酒,与好玩的酒庄【延伸推荐】EP109 什么是好精酿?答案在下一家酒吧~EP194 高端食材变成“土特产”,我们距离“鱼子酱自由”还有多远?【节目中提到的名词】1. 单宁(Tannin)· 定义:葡萄酒里带来“涩感”的物质,主要来自葡萄皮、葡萄籽、葡萄梗,或陈年用的橡木桶。· 核心特点:不是“味道”,是“触感”——像喝浓茶、嚼生柿子的收敛感;能给葡萄酒搭起“骨架”,让口感更立体,还能帮助葡萄酒陈年。2. 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 定义:全球最主流的红葡萄品种之一,也是国产红葡萄酒的“主力品种”。· 核心特点:天生“骨架感强”——高单宁、高酸度,喝起来常带黑醋栗、黑樱桃、青椒(年轻)或烟草、雪松(陈年)的味道;抗病性好,适合干燥、光照足的产区。3. 霞多丽(Chardonnay)· 定义:全球最受欢迎的白葡萄品种,有“白葡萄皇后”之称,国产白葡萄酒的热门选择。· 核心特点:风格极灵活——冷凉产区(如山东海岸)偏清爽,带柠檬、青苹果味;温暖产区(如宁夏)偏饱满,带菠萝、黄油、坚果味(若经过橡木桶发酵)。4. 干红(Dry Red Wine)· 定义:“干”指葡萄酒发酵时,葡萄里的糖分几乎全转化成酒精,残糖量极低(≤4g/L),喝起来基本不甜的红葡萄酒。· 核心特点:最常见的红葡萄酒类型,突出葡萄的果香、单宁和酸度,口感不腻,适合搭配红肉(牛排、羊肉)。5. 干白(Dry White Wine)· 定义:和干红对应,残糖量极低(≤4g/L)、不甜的白葡萄酒,通常用白葡萄品种酿造(如霞多丽、雷司令),或红葡萄品种去皮发酵。· 核心特点:酸度明亮,口感清爽,常带柑橘、热带水果或矿物味,冰镇后更好喝,适合搭配海鲜、沙拉或作为餐前酒。6. 黑中白(Blanc de Noirs)· 定义:法语直译“黑色中的白色”,指用红葡萄品种(通常是黑皮诺、灰皮诺)去皮后,只用果肉发酵酿出的白葡萄酒。· 核心特点:比普通干白多一点“圆润感”,常带红莓(草莓、覆盆子)的淡淡果香,酸度柔和,口感不寡淡。7. 橘酒(Orange Wine)· 定义:又称“琥珀酒”,是自然酒的常见类型,用白葡萄品种带皮发酵(类似红葡萄酒的酿造方式),因葡萄皮色素溶出,酒色呈橘色或琥珀色。· 核心特点:口感有“单宁感”(区别于普通干白的无单宁),带氧化风味(如坚果、陈皮)和浓郁的果香,酸度鲜明,风格独特,有人觉得像“有复杂度的黄酒”。8. 起泡酒(Sparkling Wine)· 定义:含有二氧化碳、开瓶会冒气泡的葡萄酒,按酿造方式可分“传统法”(如香槟)、“罐式法”(如普罗赛克)等。· 核心特点:口感清爽带气泡感,有干型(不甜)、半干型(微甜)、甜型,适合庆祝场景或搭配甜点、油炸食品。9. 生物动力法(Biodynamic Agriculture)· 定义:比“有机种植”更极致的农业体系,认为葡萄园是一个“完整生态系统”,遵循自然周期(如月亮、星座运行)种植,不使用化学农药、化肥,甚至会用天然材料(如牛角、草药)制作“肥料”。· 核心特点:强调“人与自然的连接”,酿出的酒常被认为“更能体现产区特色(风土)”,但产量低、成本高,价格偏贵。编辑/一丁剪辑/译丹————“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我们还有这些播客】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中场时间 | 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 | 多一种生活 | 现场!现场! | 岁时茶山记 | 你好,陌生人HelloStranger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关注我们】App:三联中读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微博:@三联中读小红书:三联中读点击👉🏻 三联生活周刊官网,了解更多【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  
    1:11:16
  • EP225 诺奖之外,漫谈拉斯洛与匈牙利的中国文化翻译
    嘉宾 | 余泽民,翻译家、作家主播 | 孙若茜,《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本期封面报道:《科学研究的演进之路》北京时间2025年10月9日19时,瑞典学院将202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匈牙利作家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Krasznahorkai László),“以表彰他引人入胜且富有远见的作品,在世界末日的恐怖中,再次证明了艺术的力量。”自从诺奖结果公布后,拉斯洛作品的中文译者余泽民就被来自各方的祝贺以及媒体采访邀约所包围。身为译者,余泽民一直不遗余力地向中文世界的读者推介这位匈牙利作家的作品;而作为与拉斯洛有着三十余年交往的好友,他也得以近距离观察一名作家的生活、创作,以及其作品背后的种种文化源流。本期节目,我们连线远在布达佩斯的余泽民老师,一起聊聊他与拉斯洛的交往中所发生的故事、那个让拉斯洛所迷恋的中国,以及遥远的东方文化带给匈牙利这个中欧国度的影响。【时间轴】00:52 诺奖公布时刻:泽民老师!!!05:25 初识拉斯洛:一双明亮的蓝眼睛12:26 拉斯洛迷恋的李白,是位浪漫、前卫的现代诗人19:29 匈牙利翻译的中国文本:从李白、《诗经》到《唐诗三百首》25:51 匈牙利知识分子的书柜上,为何都有一本《道德经》?34:09 陪同拉斯洛重走李白的旅程39:44 拉斯洛作品中出现的一位中国传奇音乐家44:23 因为友情,走上了译介拉斯洛的道路61:16 获奖之后的回应:一个无法绕开的机会65:41 诺奖给我们一个重拾阅读勇气的契机【延伸推荐】EP169 韩江获奖,是韩国文化输出的又一次胜利吗?EP36 翻译这件事,值得好好聊聊▲1993年春天,克拉斯诺霍尔卡伊和余泽民初相识▲拉斯洛通过个人社交媒体发布的相关回应编辑/一丁剪辑/译丹————“Talk三联”是《三联生活周刊》出品的一档软硬皆有的泛文化类音频栏目,用声音记录报道背后的故事,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我们还有这些播客】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中场时间 | 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 | 多一种生活 | 现场!现场! | 岁时茶山记 | 你好,陌生人HelloStranger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关注我们】App:三联中读微信公众号:三联中读微博:@三联中读小红书:三联中读点击👉🏻 三联生活周刊官网,了解更多【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  
    1:13:51

Más podcasts de Ocio

Acerca de Talk三联

三联中读出品的一档泛文化类播客,用声音记录嘉宾当时当地的经验与思考。栏目以《三联生活周刊》每期封面故事和重大报道为主题,分享报道背后的故事,以个人以及专业的视角提供丰富的新知与思辨的可能。 节目每周更新,更多详情,欢迎下载《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三联中读”留言互动。
Sitio web del podcast

Escucha Talk三联, Podcast Reload y muchos más podcasts de todo el mundo con la aplicación de radio.es

Descarga la app gratuita: radio.es

  • Añadir radios y podcasts a favoritos
  • Transmisión por Wi-Fi y Bluetooth
  • Carplay & Android Auto compatible
  • Muchas otras funciones de la app

Talk三联: Podcasts del grupo

Aplicaciones
Redes sociales
v7.23.11 | © 2007-2025 radio.de GmbH
Generated: 11/11/2025 - 11:25:25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