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ed by RND

游时

万妍WanYan
游时
Último episodio

Episodios disponibles

5 de 17
  • 17. 南法阿维尼翁:断桥,教皇宫,戏剧节
    本期节目深入探讨了阿维尼翁的历史背景及其为何成为天主教教廷的迁移地。我们回顾了东西教会大分裂后,教廷在复杂的权力斗争中选择阿维尼翁的原因,分析了教权与皇权的较量如何影响城市的发展。阿维尼翁不仅是教皇的驻地,更是中世纪政治和宗教交织的缩影。同时,我们也讨论了贝内泽桥的建造与其在地缘政治中的重要性,揭示了这座城市的独特地位及其历史的复杂性。节目最后介绍了阿维尼翁戏剧节,希望帮助你深入探索这座美丽的南法城市。00:02:14:神圣罗马帝国与法国王权的博弈:阿维尼翁的天主教教廷大分裂背后的历史纷争00:04:22:教皇与皇帝的权力之争,意大利内斗的延续00:06:22:意大利与教皇的千年冲突00:08:23:阿维尼翁之囚00:10:25:阿维尼翁的圣名与城市形成:贝内泽桥的历史意义00:12:28:阿维尼翁贝内泽桥:神助下的建设奇迹与市民自治00:14:58:阿维尼翁桥梁:中世纪教皇生活与宗教仪式的空间需求00:17:26:阿维尼翁与罗马:教廷权力之争的背后故事00:19:55:意大利教廷的分裂与阿维尼翁的崛起:欧洲宗教冲突的往事00:22:27:阿维尼翁:一个融合艺术与城市的独特戏剧节00:24:57:阿维尼翁戏剧节00:27:26:千人千面的旅游胜地图1. 阿维尼翁老城城墙范围,可以看到城市和河流以及贝内泽桥的位置。(来源:Simone Balossino, Le pont d'Avignon, 2022)图2. 教皇宫,阿维尼翁城墙,贝内泽桥,和罗纳河图3. 阿维尼翁城墙靠近那块巨大石灰岩高地的一部分衔接处。(来源:自拍)图4. 阿维尼翁城教皇宫。(来源:网络)图5. Avignon. Evening (the Papal Palace), Paul Signac, 1909, oil on canvas.图6. 2025年阿维尼翁戏剧节,in单元在教皇宫内一幕。(来源:网络)图7. 2025年阿维尼翁戏剧节,in单元在教皇宫内一幕。(来源:网络)图8. 罗纳河对岸看向阿维尼翁的野餐。(来源:网络)图8. 从教皇宫望向贝内泽桥。(来源:网络)
    --------  
    32:39
  • 16. 科莫:阿尔卑斯南麓的城与湖
    本期更新介绍米兰周边湖区的重镇——科莫的发展情况,以及周边相关联的部分沿湖景点,希望能为喜欢自然与人文风光的朋友提供一定参考!01:37 区位与地理:阿尔卑斯脚下的门户04:02 湖光山色:自然赋予的诗意06:34 历史与人文:从罗马城镇到现代度假胜地09:33 布鲁纳特12:16 贝拉焦15:05 瓦伦纳17:02 科莫老城故事——国际电力展20:46 未竟的商业开发——Novocomum住区24:30 Novocomum的住宅设计27:27 最终方案34:40 特拉尼与意大利理性主义00 封面图01 科莫城市及自然风光鸟瞰102 科莫城市及自然风光鸟瞰203 科莫城市及自然风光鸟瞰304 科莫湖及周边城市地图(科莫城位于左下角)05 科莫湖与火车站的区位关系鸟瞰06 科莫湖与火车站的区位关系卫星图07 科莫湖火车站临湖立面08 科莫主教座堂鸟瞰09 科莫主教座堂正立面10 科莫主教座堂内部11 布鲁纳特鸟瞰12 布鲁纳特缆车13 伏特灯塔14 贝拉焦115 贝拉焦216 贝拉焦的街巷17 瓦伦纳鸟瞰18 瓦伦纳情人步道119 瓦伦纳情人步道220 莫纳斯特罗别墅121 莫纳斯特罗别墅222 莫纳斯特罗别墅323 韦齐奥城堡24 韦齐奥城堡“鬼魂雕塑”25 科莫湖畔区鸟瞰现状26 湖畔区(标黄部分)与科莫老城之间的区位关系27 伏特老年时期画像(左图)与其发明的电池原型(右图)28 博览会宣传海报29 报纸专刊30 明信片中的博览会鸟瞰图画31 博览会鸟瞰照片32 博览会总平面图33 主入口及高塔34 火灾(左图)及灾后废墟(右图)35 新修建的展览馆36 卡兰奇尼的住区方案37 科莫城镇规划图(1936 年)38 设计策略分析图示39 设计策略的落成效果40 第一版方案41 第二版方案42 最终方案43 形体生成与细节深化44 西立面图(左)与东立面图(右)45 垂直交通分隔阳台(左)内庭院仰视图(右)46 建筑颜色变化示意图47 建筑色彩现状48 大理石贴面49 建筑师特拉尼肖像照
    --------  
    38:34
  • 15. 合辑|Abercrombie的1944年战后大伦敦规划
    本期节目围绕1944年大伦敦规划展开讨论伦敦的城市空间和Abercrombie的规划技术,是第12和第14期节目的合辑。我们首先从解读几个空间概念入手,他们分别是伦敦城(The City of London),内伦敦(The Inner London), 和大伦敦 (The Greater London)。 此外,节目还将关注城市规划师的角色和影响,探讨十九世纪以来的住房问题与快速工业化引发的城乡问题,为后面大伦敦战后的空间文脉做准备。节目之后回顾了二战时期的伦敦大轰炸的影响,并以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作为当代思考背景,引入伦敦的规划历史案例。通过对大伦敦规划的分析,揭示该规划如何在城市密度、人口迁徙和产业转移之间寻求平衡。我们还讨论了战后重建中,伦敦政府如何利用大轰炸后的机会,推动城市的空间调整与规划思路的形成。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反思,也是对当代城市规划的深刻启示。00:02:11:规划师Patrick Abercrombie在英国背景下积累的成长、学习与解决方案00:07:54:伦敦城:中世纪行会自治传统的延续00:15:46:十九世纪伦敦的工业发展与城市居住问题00:23:50: 规划师Patrick Abercrombie其人00:27:37:规划师的使命00:31:36:重视农业生产功能:乡村规划的基础与开放空间保留的重要性00:35:31:规划的关键:空间之间的和谐关系00:42:04:城市与乡村:相互联系与区别之间的景观设计艺术00:50:31: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伦敦大轰炸:城市规划的转折点00:58:54:战后伦敦城的规划张力01:07:17:伦敦人口疏散的规划思路01:15:48:整体协调与就业居住平衡01:24:13:伦敦城市规划从内环到外环的不同建设限制01:32:37:深入而细致的规划调查:产业地理变化与就业机会的关系图1. 伦敦城市长向女王陛下献上珍珠剑。(图源:网络)图2. 罗马人的伦敦城遗迹位置示意。(图源:网络)图3. 罗马人的伦敦城复原图鸟瞰。(图源:网络)图4. 公元1300年的伦敦城地图。(图源:网络)图5. 16世纪的伦敦城,内部密布的建筑与各个行会组织有关。(图源:网络)图6. 1666年伦敦大火所烧毁的区域显示为粉色。(图源:网络)图7. 伦敦大火后建筑师Christopher Wren提出的伦敦重建规划,重整了整体的路网,但因产权协商过于困难而无法实施。(图源:RIBA)图8. 1936年伦敦城建筑高度示意地图,黄色为四层建筑,占据了大部分面积。(图源:网络)图9. 今天的大伦敦范围,中间的1号区域是the City of London范围,其他编号为各个borough的范围。(图源:网络)图10. 中间的白色区域为the City of London, 红色区域为inner London, 而灰色的边界包含了整个the Greater London. (图源:网络)图11. Patrick Abercrombie (图源:网络)图 12. Bristol and Bath Regional Planning. (图源:Patrick Abercrombie, Town and Country Planning, 1943)图 13. Bristol and Bath Regional Planning. (图源:Patrick Abercrombie, Town and Country Planning, 1943)图 14. Bristol and Bath Regional Planning. (图源:Patrick Abercrombie, Town and Country Planning, 1943)图 15. Bristol and Bath Regional Planning. (图源:Patrick Abercrombie, Town and Country Planning, 1943)图 16. Bristol and Bath Regional Planning. (图源:Patrick Abercrombie, Town and Country Planning, 1943)图 17. Bristol and Bath Regional Planning. (图源:Patrick Abercrombie, Town and Country Planning, 1943)图 18. Bristol and Bath Regional Planning. (图源:Patrick Abercrombie, Town and Country Planning, 1943)图 19. Bristol and Bath Regional Planning. (图源:Patrick Abercrombie, Town and Country Planning, 1943)图 20. Bristol and Bath Regional Planning. (图源:Patrick Abercrombie, Town and Country Planning, 1943)图 21. Bristol and Bath Regional Planning. (图源:Patrick Abercrombie, Town and Country Planning, 1943)图 22. Bristol and Bath Regional Planning. (图源:Patrick Abercrombie, Town and Country Planning, 1943)图 23. Bristol and Bath Regional Planning. (图源:Patrick Abercrombie, Town and Country Planning, 1943)图 24. Abercrombie所介绍的方形规划原型。(图源:Patrick Abercrombie, Town and Country Planning, 1943)图 25. Abercrombie所介绍的放射规划原型。(图源:Patrick Abercrombie, Town and Country Planning, 1943)图 26. Abercrombie所介绍的蜘蛛网规划原型。(图源:Patrick Abercrombie, Town and Country Planning, 1943)图 27. 1733年柏林的城市布局符合Abercrombie所介绍的两种原型的组合。(图源:Patrick Abercrombie, Town and Country Planning, 1943)图28. 伦敦城市扩张时序状态(Greater London Plan 1944)图29. London County Council Bomb Damage Maps (London Picture Archives)图30. Abercrombie的大伦敦规划环状结构 (The Greater London Plan 1944)图31. 大伦敦规划所包含的地方政府范围(The Greater London Plan 1944)图32. Abercrombie的大伦敦规划环状结构 (The Greater London Plan 1944)图33. 疏散调查示意,哪些地方地块的工业需要被何种程度的疏散(The Greater London Plan 1944)图34. 疏散计划,以人口密度为逻辑(The Greater London Plan 1944)
    --------  
    1:42:02
  • 14. 伦敦也曾疏解非首都功能?
    本期节目围绕1944年伦敦大伦敦规划展开,探讨了城市规划如何应对战争创伤。节目首先回顾了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的战略背景,进而引入伦敦的历史案例。通过对大伦敦规划的分析,揭示该规划如何在城市密度、人口迁徙和产业转移之间寻求平衡。我们还讨论了战后重建中,伦敦政府如何利用大轰炸后的机会,推动城市的空间调整与规划思路的形成。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反思,也是对当代城市规划的深刻启示。推荐在收听第12期节目的前提下收听,吸收效果更佳!00:04:33:伦敦大轰炸:伦敦城市密度与规划的转变00:09:05:伦敦城与政府的角力00:18:13:规划的演变:从伦敦城到郊区的交通发展与城市空间结构00:22:46:伦敦的人口增长:城市中心区向外部扩散的趋势00:31:56:整体规划、用地协调00:36:32:伦敦城市规划中的环状结构00:41:02:规划案中的工业迁移观点与分析00:45:38:城市产业地理学:镇与就业分布的关系00:50:10:乡村保护与工业转移伦敦城市扩张时序状态(Greater London Plan 1944)London County Council Bomb Damage Maps (London Picture Archives)Abercrombie的大伦敦规划环状结构 (Greater London Plan 1944)大伦敦规划所包含的地方政府范围(Greater London Plan 1944)Abercrombie的大伦敦规划环状结构 (Greater London Plan 1944)疏散调查示意,哪些地方地块的工业需要被何种程度的疏散(Greater London Plan 1944)疏散计划,以人口密度为逻辑(Greater London Plan 1944)
    --------  
    55:34
  • 13. 缘何现代:法国印象派艺术发展的始末与背后历史的更迭
    本期的内容源自于由上海浦东美术馆所举办的“缔造现代”展览所引发的问题,那就是“巴黎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是如何滋养出如此璀璨的近现代艺术成就的?”1848-1914年这六十多年里,法国社会经历了剧烈的动荡与转型,艺术领域也在这个阶段逐渐走向了“现代”。内容会以奥赛博物馆的收藏范围为中心,把它所涵盖的部分和法国的社会变革进行对应。节目里会谈到革命与政治、工业与科技、艺术与展览,欢迎大家同主播一道去回溯这段法国艺术与历史交织的时光旅途。05:26 作为开端的1848——“革命欧洲之春”中的巴黎06:18 viva la vida13:12 作为背景的学院派艺术18:15 巴黎沙龙展25:36巴比松画派28:10 现实主义的兴起32:45拿破仑三世治下的第二帝国35:18奥斯曼的巴黎改造39:12从现实主义到印象派的过渡43:52普法战争与第三共和国49:15 巴黎公社53:32 印象派的诞生57:37 美好年代与危机时刻61:48 后印象派的兴起00 浦美奥赛展宣传册封面01 浦美奥赛展展厅实拍0102 浦美奥赛展展厅实拍0203 浦美奥赛展展厅实拍0304 浦美奥赛展展厅实拍0405 之前购得的巴黎建筑1948-2020展览周边06 摩登巴黎展览实拍 0107 摩登巴黎展览实拍 0208 酷玩乐队viva la vida唱片封面——源自卢浮宫馆藏画作《自由引导人民》09 群众包围巴黎市政厅10 革命者占领并焚烧了水宫广场11 背景为巴黎先贤祠的《街头的路障》12 1825年卢浮宫沙龙展场景13 1880年卢浮宫沙龙展场景14 1932年巴黎大皇宫沙龙展雕塑展厅照片15 维纳斯的诞生16 虔诚者罗伯特被逐出教会17 1814年法国战役18 枫丹白露森林地图19 枫丹白露宫20 枫丹白露森林实景0121 枫丹白露森林实景0222 阿普雷蒙橡树园 by 卢梭23 枫丹白露森林 by 柯罗24 库尔贝肖像照25 采石工人26 奥尔南的葬礼27 拾穗者28 晚祷29 卡巴内尔-《拿破仑三世肖像》30 奥斯曼改造前的巴黎街景0131 奥斯曼改造前的巴黎街景0232 改造过程中的拆迁场景33 奥斯曼改造前后今昔对比0134 奥斯曼改造前后今昔对比0235 草地上的午餐36 拿破仑三世被俘后会见俾斯麦的场景37 法军死守巴黎38 德意志帝国在镜厅宣告成立39 巴黎公社掌权期间摧毁旺道姆圆柱40 公社在街区布置的防御措施41 拉雪兹神父公墓中纪念公社烈士的铭牌42 卡皮西纳大街35号——摄影师纳达尔的工作室43 第一届印象派画展目录的封面44 莫奈肖像照45 印象 日出46 夏末的干草堆47 雷诺阿肖像照48 煎饼磨坊的舞会49 划船人的午宴50 德加肖像画51 舞蹈课52 佩列蒂埃街歌剧院的舞蹈教室53 毕沙罗肖像照54 蒙马特春天早晨的林荫大道55 冬日里村庄一角的红色屋顶56 塞尚肖像照57 草地上的早餐58 塞尚夫人肖像59 西斯莱肖像照60 林中空地61 马尔利港洪水中的小舟62 美好年代-20世纪初的工厂机械设备63 美好年代-1901 年巴黎车展上雷诺汽车的展台64 美好年代-布洛涅森林的自行车小屋(1900)-展现资产阶级的闲适生活65 静物与苹果66 圣维克多山67 星夜68 向日葵69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70 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71 修拉《检阅》图面中的点彩细节72 浦美奥赛展展陈中模拟奥赛博物馆中庭拱顶的装饰布置
    --------  
    1:06:14

Más podcasts de Arte

Acerca de 游时

给生活的旅程一点维他命! 一档聚焦人文旅行与城市建筑的播客。节目以“在游历中思考时间,在时间中感知空间”为理念,从场景体验等角度对不同文脉的具体建筑,景观,城市规划案例进行解读,带领听众穿行于古今中外的文明结晶,兼具人文底蕴与空间想象。 两位主播是建筑与城乡规划的青年学者。他们具有在城市经济,遗产保护等学科交叉方向的兴趣,擅长发掘历史长河中的草蛇灰线,把这些信息抽丝剥茧后,再和各自的亲身经历结合,输出深度内容。 希望我们有时游,游时友!
Sitio web del podcast

Escucha 游时, Hotel Jorge Juan y muchos más podcasts de todo el mundo con la aplicación de radio.es

Descarga la app gratuita: radio.es

  • Añadir radios y podcasts a favoritos
  • Transmisión por Wi-Fi y Bluetooth
  • Carplay & Android Auto compatible
  • Muchas otras funciones de la app
Aplicaciones
Redes sociales
v7.23.9 | © 2007-2025 radio.de GmbH
Generated: 10/6/2025 - 9:50:37 AM